中科院重點實驗室“露家底”,這幫孩子眼界大開!

2019-11-05 10:22

親手做一塊小電池、近距離感知超算“大塊頭”、用腦電波“開飛機”……剛剛過去的周末,京城市民尤其是孩子們,享受到了一場科普盛宴。

10月28日至11月3日,走過70歲華誕的中國科學院舉辦了第二屆科學節(jié),40多家在京科研院所向市民開放。記者探訪多場有趣活動,一窺科學“嚴肅”外表下的魅力內(nèi)核。

精心包裝 化工也能“平易近人”

“希望以后超級計算機變得更小,剩下的空間就能做別的實驗了”

“我最喜歡流汰(態(tài))化實驗”

“感謝研究員熱情講解,讓我和孩子獲益匪淺”……

翻看著一張張觀眾留言卡,孩子們稚氣的字體和家長、老師有感而發(fā)的表達,無不滿溢著收獲的愉悅??茖W節(jié)期間,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精心設(shè)計的科學展示、講解等活動,讓參與者體驗到了化工的“平易近人”。

11月1日,離下午活動開場還有20分鐘,觀眾便踏著遍地黃葉絡(luò)繹而來。進入過程大廈A座大廳,早已陳設(shè)完畢的展臺立刻吸引了人們的注意。

“我能摸一摸嗎?”在“礦世今生”展臺,形態(tài)各異的礦產(chǎn)原石一字排開。幾個小朋友擠作一團,好奇地伸手戳來戳去。一旁忙著拍照的家長表示,今天總共帶來8個孩子,都在育民小學讀二年級?!坝腥奈患议L看到了科學節(jié)的活動,覺得太好了,趕緊互相通知著報了名?!?/span>

對面“顆粒的律動”展臺,巨大塑料盒內(nèi)裝了一些極為細膩的石英砂。通氣后,砂體猶如開水般“咕嘟嘟”冒起泡來。幾個孩子爭先恐后將乒乓球、小黃鴨等按入砂體內(nèi)部,松手后卻很快浮出表面。

“感覺很像玩水對不對?”講解員張旭附身耐心告訴孩子們,這是個簡易的流化床模型?!傲鲬B(tài)化就是將固體顆粒群懸浮起來,使它們具有某些流體特征。顆粒能夠充分混合,在化工、食品加工、醫(yī)藥制造等領(lǐng)域都有廣泛應(yīng)用。”

若論大廳里最熱門的展臺,還要算是“綠色儲能小能手”,講解員張家赫一遍遍為圍攏的觀眾闡釋著離子液體與石墨烯的特性。此時站在他面前的,是一群北京外國語大學附屬朝陽雙語學校高一學生,帶隊化學老師不時輕聲提示著觀察要點。她表示,電化學目前還沒有講到,但孩子們很感興趣,“目的也是讓大家看看能應(yīng)用在什么地方?!?/span>

講解完畢,張家赫邀請觀眾現(xiàn)場制作一枚小電池。一位女孩戴上手套,將一片石墨烯作為電極,輕輕滴上幾滴離子液體,再依次小心放上纖維素隔膜、電解液、電極,用一個裝置壓緊。張家赫為這個簡易電池連上led小燈泡,看著燈泡發(fā)出紅光,女孩將它捏在手里細細端詳,臉上綻出欣喜的笑容。

毫無保留 重點實驗室“露家底”

值得關(guān)注的是,科學節(jié)期間,過程工程研究所首次設(shè)立了國家重點實驗室參觀環(huán)節(jié)。能夠一睹想象中的“高精尖”實驗室,無疑極大滿足了人們的好奇心。

“首先要介紹的是這臺GPU超級計算系統(tǒng),大家注意啊,只有超級計算機才有名字,它叫作Mole-8.5……”在多相復(fù)雜系統(tǒng)國家重點實驗室入口處,等候參觀的人們排起了長隊。工作人員華蕾娜手持擴音器,講得簡潔又淺顯易懂。

“Mole-8.5的雙精度峰值達到1100萬億次,可能有些朋友見過大學里的計算機房,比較吵,‘超算’運行起來更有‘氣勢’,請看——”華蕾娜推開房門,早就按捺不住的人們紛紛涌入。只見三排一人多高的黑箱子占據(jù)了整個房間,無數(shù)綠色小燈交替閃爍,轟隆隆的聲響?yīng)q如紡織機開動。雖然已有思想準備,但當近距離接觸“超算”這個大家伙,孩子們和不少成人觀眾都不由自主地驚嘆連連。

接下來,華蕾娜帶領(lǐng)參觀者進入實驗室中的虛擬過程工程平臺,介紹了通過虛擬反應(yīng)器來模擬實驗,以提高實際優(yōu)化效率,安全生產(chǎn)有經(jīng)濟效益產(chǎn)品的“神奇”方式。

大伙兒聽得津津有味,臨走時還紛紛掃碼下載實驗室開發(fā)的一款小游戲,可以在手機上通過改變物質(zhì)、參數(shù)等過一把化學實驗的癮。

除了多相復(fù)雜系統(tǒng)國家重點實驗室,位于生化樓的生化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同時也對公眾開放。其中全自動高通量的細胞成像與分析系統(tǒng),以及小動物體內(nèi)的藥物與疾病研究成像與分析系統(tǒng),展現(xiàn)出成像技術(shù)在生命科學研究中發(fā)揮的巨大作用。

“作為第一次參加科學節(jié)活動的科研單位,我們可以說是毫無保留啦!”信息傳播部主任李翔宇笑言,為了既能體現(xiàn)出所里的重點研究方向,又能讓公眾“玩得明白”,重點實驗室和每個研究部都“煞費苦心”。而公眾的熱情也讓他們欣慰又榮幸,“因為場地有限,原本設(shè)計的名額是500個,結(jié)果報名當天不到中午就滿了,不斷有人打來問詢電話,又‘咬牙’追加了300個名額?!彼财诖茖W節(jié)的活動能夠讓公眾,尤其是小朋友,重新認識化工,體驗到過程工程的奇妙和樂趣,了解現(xiàn)代化工的重要意義。

童趣“專場” 腦電波“駕駛”無人機

在各科研院所當中,作為中國科學院科學教育聯(lián)盟秘書處所在單位,中國科學院行政管理局主打“科教融合,協(xié)同育人”,所設(shè)置的環(huán)節(jié)更適合幼兒園、小學階段兒童??茖W節(jié)期間,整個活動場地儼然成了小朋友的樂園。

11月2日上午,天空下起蒙蒙細雨,潮濕陰冷并沒有影響觀眾的熱情。孩子們跟隨家長來到行管局院內(nèi),立馬就被一輛“打扮”得鮮紅明快的大巴車勾住了眼球。登上這輛內(nèi)有乾坤的科學快車,人們可以一睹中科院百年院士風采、用動畫的方式觀看科學實驗展演和中科院重量級科研項目等等。

而最受孩子們歡迎的,要算是設(shè)在車尾的VR全景體驗?!八?!“海鷗!”“后面有山!”戴上VR眼鏡,6歲的樂樂忍不住“大呼小叫”,還伸出手抓來抓去。他興奮地描述著自己“乘坐熱氣球飛過大?!钡膱鼍?,末了低下頭來頓了頓,“哎,筐里還有個滅火器呢!”

進入大廈一層多功能廳,又是一片人聲鼎沸。由中科院附屬幼兒園、小學的孩子們表演的科普劇《太陽家族》、《初次接觸》等輪番上演,臺下小觀眾不時跟著手舞足蹈、鼓掌歡笑。

“這個盆里是液氮,它非常冷,有零下196度……”科普劇間隙,穿插著精彩的科學實驗。當看到工作人員捧出的水盆能“冒煙”,所有小觀眾都跑到桌前圍成一個半圓。展示了液氮凍過的香蕉硬得可以砸核桃、凍過的玫瑰花瓣輕輕一捏就碎掉后,工作人員又撈出一條小金魚置于液氮之中。

“??!”觀眾發(fā)出一片驚呼,有的孩子甚至擔心得捂住了眼睛。工作人員展示了幾秒“速凍”小金魚,重新將它放回水里。片刻,小金魚又開始擺尾游動。大伙兒紛紛鼓掌叫好,孩子們更是“長出一口氣”,開心地又蹦又跳。

行管局設(shè)在中科行健羽毛球館的科學嘉年華,二十余項輕松有趣,淺顯易懂的科普小游戲,不但讓孩子們流連忘返,家長也玩得不亦樂乎。在“腦控無人機”展臺,一位女孩將類似發(fā)圈的裝置戴在頭上,按工作人員指導專注凝神,幾秒后,桌上的小無人機突然飛了起來。

“無人機捕捉的是腦電波的強度,不是具體內(nèi)容。只要你專注地想著一件事,哪怕是‘中午吃什么’都行,腦電波達到一定強度它就能飛了。”聽著工作人員的解釋,家長們紛紛點頭,孩子們更是爭先恐后,想要試試自己的“意念”力量。

“你看比你成天傻玩好吧?”看著兒子一個個展區(qū)饒有興致地體驗過去,一位跟在后面的媽媽笑著打趣。她告訴記者,“這兒能學到知識,還能活動,特別好!孩子班里都傳開了,可火爆了。”

行管局科學文化傳播處工作人員王維鵬介紹,本次活動共計2000人來到現(xiàn)場。為了讓更多公眾有機會參與其中,還拓展使用線上平臺直播互動和圖片直播等多種渠道,收看人數(shù)逾2.3萬人次。